
说起这乾隆爷的才华,那可是有目共睹的,什么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词(李白一生也才写了3000多首),通晓满、汉、蒙古、藏和维吾尔5大民族语言等等,但是我觉得吧,最让人津津乐道还是他那出对联的本事,比如说金銮殿上即兴发挥的状元对:烟锁池塘柳;微服私访途中信口调侃和珅的油腻对:三斤四两五花肉;以及今天将要给大家介绍的:
一条大路通南北

却说,有一回,整整在皇宫呆了八个月未出一趟宫门的乾隆,着实憋坏了,便就传令身边的小太监三德子通知内务府的严禄陪驾前门外大街,算是来一次低配版的微服私访吧。
然而听到严禄这个名字的三德子,当时便愣住了:
“皇上,你确定是内务府的严禄,而不是和大人吗?”
乾隆有些不悦:
“怎么,非要他吗?难道除了他,朕身边就没有人能担此重任了吗?”
三德子虽然心里嘀咕着“严禄除了马屁功夫与和珅旗鼓相当外,这才华方面还真不如后者”,嘴上却连连称赞道:
“皇上英明,皇上英明!”

就这样,三天后,英明的乾隆便带着严禄以及他的两个狗头军师张龙赵虎上路了。
若是照以往,一旦皇上要去哪个地方微服私访了,作为陪皇伴驾的和珅定然会提前做好准备,什么驱赶流民,创卫夺优等等,那表面文章做的可是相当到位;其目的呢,也很简单:绝对不能让任何“脏”东西以及不该出现的“垃圾”出现在乾隆的眼前。
不得不说,这和珅的确是有一套,不过呢,咱也不能羡慕,毕竟这可是人家多年来反复累积起来的经验。
相较于和珅,头一回担此“重任”的严禄就要“嫩”了许多,为了能给皇上留个好印象,严大人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倒是不少,光是那一撮稀疏的小胡子就来回梳理了好几十遍,绝对的一丝不苟,然而,花在驱赶流民与创卫夺优上的却几乎为零,充其量也只是与前门外大街街道办打了声招呼:
“我说,最近会有一个大人物会来你们街上溜达,都稍微注意点!”
大人物?
你想,前门外大街每天的都有大人物来来往往,人家街道办早就见怪不怪了,哪有那闲工夫搭理你,爱咋咋滴。

于是,当乾隆一行往前门外大街上这么一站,映入眼帘就是这么一番场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