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满贯官方网站
大满贯官方网站
大满贯官方网站介绍
138件青铜文物亮相遵义市博物馆

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 王信)在春节到来之际,1月24日,由遵义市博物馆联合黔西南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“康养胜地、人文兴义-黔西南青铜文物遵义特展”在遵义市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。来自黔西南州博物馆的138件黔西南夜郎时期的青铜文物,将揭开黔西南夜郎时期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神秘面纱,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先辈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。

据了解,在古代贵州,有两个著名的地理标志,一是“牂牁”,二是“夜郎”。两千多年前,司马迁在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中对二者的关系作了如下总结:“夜郎者,临牂牁江。江广百余步,足以行船”。夜郎作为“西南夷君长以什数,夜郎最大”,于汉武帝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“受王印”,标志着夜郎归汉。汉王朝在夜郎故地开置牂牁郡,辖17个县,覆盖了今天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和滇黔桂交界的广大地区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文物考古部门还没有发现夜郎存在的最确凿证据,如都邑文物和夜郎王印等,导致夜郎之谜未解,各种观点并存。

明“万历丁亥(公元1587年)秋九月,见田李将军”在今遵义市凤冈县何坝乡题“夜郎古甸”摩崖。清“光绪二十一年(公元1895年)冬”,兴义知府石廷栋在今黔西南州安龙县木咱镇题“古牂牁”摩崖。遵义与黔西南的两方摩崖石刻,反映了夜郎的两种古老观点:“乌江流域说”和“盘江流域说”。

此次展出的黔西南夜郎时期的青铜文物,门类丰富、器型多样、包含酒器、兵器、车马器、装饰器、炊具等,充分展现黔西南夜郎时期青铜文物之美,向观众打开理解黔西南夜郎时期发展脉络的窗口,让观众更深入地触摸这一段历史,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9日。

主创:王信

一审:余旭

二审:余从源 姚腾

三审:唐全寿



友情链接: